長知識小學堂│College & University 傻傻分不清?
在進入本文前,小編先來做個暖身測驗:
請問「上大學」一般說法是「go to college」還是「go to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版權為 TopScore 所有,請勿擅自載用。)
猜對了嗎?
正解是:
Go to college!
例如:老美在話當年勇時會說「When I was in college, blah blah blah…(我讀大學時如何如何)」而不是說「When I was in university…」,而且大學生一般大家叫做「college student」而不是「university student」,「大學學位」叫做「college degree」也不是「university degree」。
乍看之下 college 和 university 兩個詞似乎是互通,但實際上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以下就跟著 TopScore 顧問群一起宅在家長知識吧!
區分 University 和 College
University 跟 College 最簡單的區分法就是:university 是由多個不同的學院(college)跟研究所(graduate school)所組成的學校,大學部學生(undergraduate)完成四年學程後會獲得學士學位(bachelor’s degree);而 college 多指的是只提供學士學程的較小型學院,沒有研究所,所以這就是為何社區大學叫做 community college,因為它只提供兩年制的副學士學位(associate’s degree)。
不過這種區分法也有一些例外,有時候 college 跟 university 會被學校拿來當名詞使用,例如:常春藤盟校之一的 Dartmouth College 或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其實都是 university,而 Wesleyan University 就是名為 university 的 college。
不過這種區分法也有一些例外,有時候 college 跟 university 會被學校拿來當名詞使用,例如:常春藤盟校之一的 Dartmouth College 或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其實都是 university,而 Wesleyan University 就是名為 university 的 college。
常春藤盟校之一的 Dartmouth College 其實是 university。
另外,有些學校會把自己的大學學士教育稱為 college ,譬如哈佛就分為Harvard University 跟 Harvard College,Harvard College 只提供四年制大學學士學位課程,而 Harvard University 則是由 10 所研究所及專業學院組合而成,每個學院獨立運作、各自招生,所以如果聽到某人說「我是哈佛xx系畢業」的,表示他讀的是 Harvard College,而如果是從「哈佛醫學院」、「哈佛法學院」畢業的才是 Harvard University,因為在美國,基本上醫學院、法學院都需要完成學士學位後才能申請。
此外,university 又分為研究型(research)和教學型(teaching)兩大類,兩者各自有不同的目標及理念,沒有地位高低之分,而是分工互補。
而顧名思義,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重點放在做研究,學校裡的教授主要把時間投注在自身研究跟帶領碩、博士生做研究,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例如 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生人數甚至遠超過大學部學生;此外這類大學也比較容易從政府或大型企獲得經費挹注去從事高端研究,因此常會產出很多知名學者甚至是諾貝爾奬得主,自然學校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美國百大幾乎都屬於這類大學。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型大學,教授們會花較多的精力跟時間在做研究跟發表論文上,代表他們投注在教學上的心力就未必這麼多,因此常會聽到美國公立大學的大學部課程不是一班高達數百人的大班授課,就是由研究生擔任的 TA 來講課,教授跟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交流相對少,UC 系列大學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就讀研究型大學的學生們基本上要自立自強,能夠自律自學!
而顧名思義,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重點放在做研究,學校裡的教授主要把時間投注在自身研究跟帶領碩、博士生做研究,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例如 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生人數甚至遠超過大學部學生;此外這類大學也比較容易從政府或大型企獲得經費挹注去從事高端研究,因此常會產出很多知名學者甚至是諾貝爾奬得主,自然學校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美國百大幾乎都屬於這類大學。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型大學,教授們會花較多的精力跟時間在做研究跟發表論文上,代表他們投注在教學上的心力就未必這麼多,因此常會聽到美國公立大學的大學部課程不是一班高達數百人的大班授課,就是由研究生擔任的 TA 來講課,教授跟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交流相對少,UC 系列大學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就讀研究型大學的學生們基本上要自立自強,能夠自律自學!
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重點放在做研究,學校裡的教授主要把時間投注在自身研究跟帶領碩、博士生做研究,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例如 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生人數甚至遠超過大學部學生。
另一類教學型大學多是公立的,主要是提供大學教育跟頒發大學文憑,基本上是不招收碩、博士生,自然就不太需要做研究也不大容易拿到研究經費,提供的系所比較會包括偏重職業技能的學程,一般都是小班制授課,學生也比較有機會跟教授交流互動、尋求指導,而專案研究方向也以產業需求為優先,大家熟知的 CSU(加州州立大學)就屬於這類學校,對於一些想要學以致用、立即找工作的學生而言會是一個 CP 值較高的選項呦!
美國名校申請的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加上今年疫情影響下取消了不少標準化考試、改變 AP 測驗方式,以及部分中學調整評分方式等,讓不少大學著手研擬調整明年的審件標準,那麼,該做些什麼才能真正增加錄取機會呢?
👉️ Topscore 顧問團隊能幫助您什麼?
我們能為您量身打造申請策略,發揮您的優勢並建立強大的形象,同時為您打理繁瑣的申請文件,幫助您順利邁進一流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