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core 考研中心│SAT 的 Curve 到底是什麼?〔2〕

 
10月亞太題組(102019 A)難度偏困難,所以 curve 被調整寬鬆來等化配分;反之,5月的亞太題組(052019 A)難度偏容易,因此 curve 被調整得較為嚴格(錯一題便扣20分)。

10月亞太題組(102019 A)難度偏困難,所以 curve 被調整寬鬆來等化配分;反之,5月的亞太題組(052019 A)難度偏容易,因此 curve 被調整得較為嚴格(錯一題便扣20分)。

 
二、SAT 的等化配分過程是如何設計的?

TopScore SAT 考研中心與 Johnny 老師研究了College Board 內部的 SAT 建構工程手冊及三篇SAT 配分設計研究報告後,將 SAT 開發新題目時的等化配分過程簡化爲下列三步驟:

1. 題組內容建構(Modulization)
College Board(ETS)在 SAT 每次按出題範圍設計好題目,並經由實際測試有效度後,再將每部份的題組(閱讀 52 題、語法 44 題)依照5個難易等級按比例分佈,題目建構部分就算完成了。

2. 版本等化配分(Version Equating)
因每次新版本題組與舊版本題組之間一定還是會有些許整體難易度的差別,為了要精確測量出每次題組的難度比,College Board 在經過內部精算題組難易度後,會再多次抽樣選擇北美高中生試考及在正式考試中置入加試題做實際參考,進而初步定位等化配分的量尺分數(Scaled Score)。如果實際測試後的成績偏高,這套題組的難度比就會被認定偏低,而最後的等化配分量尺就會偏嚴格。等化配分過後的題組,會被隨機分發使用在不同的月份與區域(亞太或北美)。

當然,每次考試的考生的實際表現還是會與其被預估的程度還是會有些許落差,這時候就需要第三步驟:

3. PR 等化配分校正(Equipercentile Equating and Recentering)
如果實際分數有異常的偏高,為了要維持等化配分的效度, College Board 會努力保持當次考試的整體分數 PR 值常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的鐘型曲線(Bell Curve)與其他版本的相同,College Board 在考試後會依照當次考生表現計算 PR 配分等化來微幅校正初步的等化配分,而校正過後的配分表就會成為最後發放分數的原始分數轉換表(Raw Score Conversion Table),也就是大家俗稱的「curve」。

等化配分 / Equating,是所有標準化考試通用的必要程序。

下一章結我們會針對常見的四項關於 SAT curve 的迷思做詳細解答。


 
contact us.gif